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纪念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

传承邱式邦学术思想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在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0-08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此集会,隆重纪念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缅怀邱院士的历史功绩,追思他为植保科学不懈奋斗的光辉生涯,传承邱院士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激励全院职工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近日,中央专门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去年,院党组对开展老一辈科学家周年传承活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作出了专门部署,前不久发布专门文件,作出了制度性安排。院党组为首任院长丁颖院士、第二任院长金善宝院士树立了铜像,为丁颖、金善宝等18位已故院士设立了巨幅画像墙。为老一辈科学家塑像、向杰出科学家致敬,就是要弘扬我院“求真笃行、敬农致用”的农科精神,坚定我院全体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为民兴农的信心和决心。此外,院党组决定,为80岁以上的老院士举办学术思想研讨会、出版学术专著或文集,去年举办了范云六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庆贺范院士90华诞,学习和传承范院士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

邱式邦院士是著名的农业昆虫学家、植物保护学家,是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学科的开拓者。邱院士毕生致力于害虫防治研究,在半个多世纪前开创的治蝗理论和技术至今仍发挥着指导作用,是“新中国治蝗英雄”(引自邱式邦院士百岁寿辰时,科技日报的报道)。植保所主动谋划,传承发扬邱院士的学术思想,为邱院士塑像,积极举办11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并为邱院士铜像揭幕,充分体现了所领导班子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尊重,对传承杰出学术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高度重视,院党组予以充分肯定,各研究所要认真借鉴学习。明年还要举办李光博院士、郭予元院士的纪念活动,要组织好相关活动,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传承和发扬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进一步坚定科技报国、为民兴农的信心和决心。

一要学习和传承邱院士“理论联系实际、科技服务生产”的学术价值观。邱院士回国后,深感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蝗虫问题就必须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能照搬国外经验。他说,“农业科学工作者,首先必须解决实际问题,研究不结合实际,不结合生产,就一无所成,更谈不到提高。理论研究肯定是要做的,但理论研究的课题,必须从实际中得来,最后又必须为生产服务。”我们要牢记“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职责使命,立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着力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要学习和传承邱院士“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整体系统观。邱院士坚持从农业生产全局出发,辩证地看待病虫害与作物、益虫、环境、耕作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善于协调应用各种措施进行综合预防。他说,“必须打破只有植保人员搞植保的老框框,加强‘一盘棋’思想。植保工作者要和育种、栽培、土肥、水利、农机、农药等各行各业共同研究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环节、单一领域的研究很难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要注重加强跨学科融合、跨领域合作,提供一体化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三要学习和传承邱院士“自然防治、生物防治”的生态文明观。从化学防治到生物防治的观念变化,是邱院士学术思想的重大飞跃,他表示“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块绿色净土”。邱院士创建了生物防治研究室,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天敌控制害虫的绿色防控。我们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依靠科技创新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气候变化、资源耗竭、环境污染、质量安全等问题。

我们纪念邱式邦院士,就要认真学习和传承他的学术思想,引导和鼓励全院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和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保持国家队走在前、做表率。

要带头做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几代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爱国就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要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老一代科学家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创新就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要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原创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上强化担当。求实就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要解放思想、认真求证,立德为先、诚信为本。奉献就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不为虚名所扰、不被功利所惑,立志出大成果、做大贡献。协同就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要强化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加强协同创新、跨界合作。育人就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要充分认识重大科技突破可能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不懈努力,善于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甘做“铺路石”和领路人。

要带头做农科精神的传承者。建院64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科院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一代代农科人的接续奋斗中,奠定形成了以“求真笃行,敬农致用”为核心的农科精神。求真,就是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认识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笃行,就是要树立潜心科研、笃定不悔的科学精神,着力破解三农发展中的科技难题。敬农,就是要情系三农、以农为本,以高尚的学术道德肩负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致用,就是要学以致用,坚持需求导向,努力创造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同志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国农科院责无旁贷。各研究所要借鉴植保所这种做法,引领和鼓励全院科技工作者接续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风范,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