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纪念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

以解决国家农业生产重大需求为己任 ——邱式邦长子邱陵在纪念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活动上的发言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0-08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

我们作为邱式邦的家属应邀参加纪念邱式邦院士诞辰110周年活动,感到十分荣幸和荣耀。我们衷心感谢院、所各级领导和同志们为这次活动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的心血,它充分体现了尊重科学、尊重科技人员、尊重老一辈植保工作者的精神,体现了对植保事业的传承。

我父亲生前党和国家给予他诸多的奖励和荣誉,这是对他科研成就和奉献精神的肯定和褒奖。他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植保所同事们的鼎力协作,对此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我父亲早年赴英求学,新中国刚成立,即回国报效祖国,作为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第一代创建者,见证了并为中国的植物保护科学事业奋斗工作超过了七十个年头,在七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秉持报国之志,满怀为民之心,深入一线,注重实践,潜心研究、竭力推广,辛勤耕耘,勇于创新、取得的开创性植物保护成就,他的卓越贡献、治学态度、敬业精神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他一生淡泊名利,对待科学研究严谨、认真、求实、一丝不苟,实事求是,辩证思维,独辟蹊径,不因循守旧,又勇于创新。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以身作则,亦师亦友。他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科学风范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重和敬佩。

我父亲远赴剑桥大学求知,学习最先进的国际治蝗技术,却又舍弃攻读学位的良机,放弃进入中国科学院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优越条件,自觉投身于中国治蝗科学第一线的艰苦工作环境。他以解决国家农业生产重大需求为己任,胸怀志向,心甘情愿。

他长期坚持在条件艰苦的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下乡驻点几个月甚至半年。他经常对我们说:“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很穷,农民也很穷,搞农业的就是要让祖国和农民富起来。我搞的科学研究成果最终要成为实用技术,要想着农民,让他们学的会、用得起,用不起的技术再好,对农民有什么用”。他始终坚持研究和推广并重,无论是治松毛虫、治蝗、治玉米螟、养草蛉,他都用农民听的懂、学的会、用得起、又有效的方法指导、推广植保技术,扎根祖国大地,取得了巨大成效,体现出植保科技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我父亲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在他八十岁生日时,他说:“回顾参加工作的56年,前半段是在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压迫、抗日战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内忧外患度过的,后半段还经过了10年动乱,差不多有一半时间不能很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即使有一些成绩也无法推广,使我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强盛,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科学事业不可能发达,科学事业不发达,国家不可能很快地富裕起来,建设社会主义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不要迷信洋人,更不该对洋人抱有幻想,救世主是我们自己。”

我父亲一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家庭、热爱自然,更热爱农民。大爱无疆,他将其最深厚的爱和全部的知识,都化作战胜害虫的技术智慧,献给了这片生养中华民族深厚的沃土。

他对年轻的同事和学生们寄予很大期望,他说:“你们生在一个伟大幸福的时代,国内一片欣欣向荣,对外扬眉吐气,对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做出比我要大得多的成绩时,将是我最大的快乐。”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今天我们纪念邱式邦院士110年诞辰,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邱式邦院士等老一代科学家的优良传统,不懈求索勇攀科学高峰,不辞辛劳推进生产应用,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推动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