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师恩如海 铭记在心 ——郭院士学生梁革梅研究员在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活动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3-3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大家好!

非常荣幸我能够作为郭予元先生的学生代表发言。借此机会,向我的恩师郭予元先生致以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去年我开始参与整理郭先生的照片和材料,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恩师的音容笑貌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他还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郭先生的学生中我不算出众的,但是我一定是最幸运的,因为我从大学毕业就跟随郭先生学习,后来又有幸成为他的博士研究生,成长的路上一直得到先生的呵护、教导。

郭先生是我科研事业的领路人。1992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植保所工作,第一次见郭先生是92年的春天,我来植保所参加工作面试,那天郭先生问了我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是否能做到每年有半年以上时间到农村调查、蹲点试验?因为农业科研不能只在实验室的瓶瓶罐罐里完成,要到田间去发现问题,才能进一步研究问题,最终回到田间去解决问题。后来我到植保所工作后,才知道这个问题并不尖锐,而是郭先生一生的做事方式,他一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在田间地头开展课题研究,60多岁的时候还坚持每年3-4个月到农村基层。多年来,在郭先生言传身教和带领下,我们棉花害虫组传承“以生产第一线需求为己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传统,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顶天立地的优秀科研人才,承担了国家攻关、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多个项目,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发表了多篇具有国际影响的论文,获得了多项国家奖和省部级奖励,在昆虫迁飞、转基因生物生态安全、棉花害虫绿色防控等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的位置,为我国棉花等作物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郭先生严谨治学、奖掖后学。记得我写的第一篇科研文章,从试验的设计到文章的写作,都是郭先生帮我把关才得以顺利完成。是郭先生帮我审核试验方案、修改文章,也是他教我如何用小小计算器科学的分析文中数据,文章中的曲线图更是郭先生带着我用硫酸纸一点一点地画出来的。郭先生一再叮嘱我,试验从设计开始就要严谨,要经得起推敲;发表的文章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读者负责。当我拿着发表的文章给郭先生看的时候,他高兴地鼓励我继续加油。当中国农科院将大学毕业5年后才可以申报硕士的规定修改为不限年限后,郭先生一知道消息,马上让我准备当年就申报,他总是说“技多不压身”。我知道郭先生自己在宁夏期间,条件非常艰苦,还自学多门外语,便于阅读国外专业书籍和文献,了解国际最新研究动态。他以过人的聪明才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从事植物保护事业的60余年中,不断攀登植保科技高峰。因此,我一直以郭先生为榜样,在植保科研路上踏踏实实、稳步向前,希望不辜负郭先生的教导。

郭先生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郭先生除了在科研工作中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以国家需要为己任,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献身精神,更令我永生难忘,在各个方面他都是我们的榜样。郭先生有着强烈的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使命感。“国家需求就是我的阵地”,这句话是对郭先生科研生涯的最佳写照。他以一生的奋斗与奉献,诠释了一名农业科学家对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不为名利、地位诱惑所动,用自己的成就和贡献诠释了他大学毕业时给自己定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改变祖国农业落后面貌而奋斗的目标。

郭先生竭尽所能,始终关心引导帮助年轻人。他强调学生应该多读文献,多尝试新的方法,努力结合国情,掌握世界发达国家的研究动态和先进技术。因此,我在博士论文的研究中,想尝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做抗性机理试验,和郭先生讨论后,他积极鼓励我去尝试,说:这虽然是新技术,但是你们要去湿湿脚,要敢于创新。从郭先生身上,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科研思路,做科研需要敢为人先,勇于尝试,开拓创新。

郭先生和我们的师母李老师象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们这些学生。我博士期间去研究生院上课,有时中午回家晚了,李老师就在门口等我,说家里已经做好了饭等我一起吃;郭先生还亲自煲罗宋汤请我们学生喝;他们时刻惦记着学生,学生最近实验是否顺利,工作顺不顺利…..每一位学生都在他们的默默支持帮助下成长,每一位学生都以能成为郭先生的弟子而感到荣幸。但是郭先生和师母却有什么事也不愿意跟我们说,总说:你们工作忙,家里事情都很多,不能给你们添麻烦。但郭先生一生帮别人解决了多少麻烦,有时甚至当事人都不知道!他总是遇事替别人着想,洁身自好,一身清风!

郭先生拥有超强的智慧和能力,更拥有宽广的胸襟,从先生身上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做科研,更学到了如何诚恳、正直地做人做事。虽然郭先生离开我们将近6年了,但他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梦里他的眼神依然充满着慈爱与关怀,鼓励与信任。

郭先生有着业界所公认的学术成就,先生的学生里面很多都是知名海内外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衷心感谢郭先生!我们将以郭先生为榜样,以行动作为最好的纪念,秉承棉虫组一脉相传的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积极进取,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为我国棉花等作物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