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麦田杂草抗药性监测与科学防控技术项目总结会(2019-2020年度)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顺利召开。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以及河北、江苏、安徽等8个小麦主产省植保站和8个农化企业的近50位代表参加了总结会。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张杰、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副处长张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科研处处长张礼生主持会议。会议邀请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张宏军处长就麦田新除草剂登记注意事项进行了专题报告。
除草剂是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农用化学品领域研究最为活跃、发展最快的一类产品。我国常用除草剂有效成分近200个,除草剂销售额占农药销售额的40%左右。除草剂的应用在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生产中化学除草仍面临一些问题:农田杂草抗药性提高、杂草种群演替加快、除草剂药害发生频繁等等,尤其是杂草对除草剂抗性已经成为除草剂减量使用的瓶颈。我国水稻、小麦田抗药性杂草发生程度比其他作物田更为严重。
针对麦田杂草抗药性问题,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牵头,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及抗药性研究平台,联合安徽、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小麦主产省植保站及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富美实(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河北荣威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美丰农化有限公司、侨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青岛清原农冠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小麦田抗性杂草监测与科学防控协作组,连续2年开展了麦田杂草抗性监测和防控药剂的筛选与试验示范工作,项目取得较大进展。抗性监测显示,我国小麦主产区优势杂草对目前大范围使用的除草剂抗性发展迅速,抗性频率及抗性指数增加。基于抗性治理,项目组与优质企业合作,筛选出了针对小麦-旱田轮作和小麦-水稻轮作防控抗性杂草的除草剂组合,制定了区域性难治杂草防控方案,生产示范和应用效果理想。
项目将继续开展科企推参与的联合试验研究,为我国农田杂草防控提供科学、高效、低风险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