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做客植保前沿论坛

文章来源: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作者: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5-04-28

4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和New Plant Protection期刊编辑部共同主办了植保前沿论坛,论坛邀请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科学家谢旗研究员做了题为“高粱作为模式研究作物耐逆”的报告。论坛由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周雪平教授主持,专家学者通过现场研讨与直播形式参与交流,其中现场有所内职工、博士后及研究生60余人参加,线上3500余人次观看。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高粱凭借其耐旱、耐盐碱等特性,成为边际土地高效利用的理想作物选择。谢旗研究员团队率先以高粱作为模式,研究作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报告中谢旗研究员讲述了其团队通过高通量基因组学与分子遗传学等技术,鉴定了一个控制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耐碱性相关的关键因子AT1,可大幅提高盐碱地作物产量;发现高粱抵御寄主植物独脚金威胁的关键基因SbSLT1和SbSLT2,填补了通过调控独脚金内酯外排控制独脚金寄生研究领域的空白。此外,还分享了其团队关于高粱包壳性状关键基因、抗倒伏关键基因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在挖掘关键因子和解析机制基础上,该团队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培育了一系列兼顾高产、耐逆的高梁新品种,为高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报告后,与会人员就高粱抗逆关键因子挖掘、抗逆分子机制解析及新材料创制等问题展开交流。此次交流会不仅为专家学者们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开展作物耐逆研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