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等近20家单位在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孙东村,召开重大入侵害虫瓜实蝇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会。
活动现场观摩了瓜果类作物重大入侵害虫瓜实蝇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效果。“新发/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周忠实系统介绍了瓜实蝇的种群实时智能监测+应急精准施药技术,白网+银球-精油驱避、新型色板+复合引诱剂的“推-拉”组合技术,清洁田园、弃瓜集中处理和酵素返田的生态循环处理技术,集成上述技术对瓜实蝇的综合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显著优于对照防控技术。
瓜实蝇雌虫产卵于幼嫩瓜果内,幼虫孵化后取食瓜果从而造成危害。其一年产生5—8代,世代重叠,每雌可产卵数十粒至百余粒,防控难度大,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瓜实蝇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已被列入我国《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和《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亟须全面加强管控。
2022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新发/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区域减灾联防联控技术研究”项目,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9家国内优势单位,聚焦瓜实蝇等入侵物种开展联合攻关。据项目组介绍,项目实施3年来,累计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近20项,开展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13场,关键技术产品示范面积3000余亩,辐射防控面积超过300万亩次,强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本次活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瓜实蝇的高效防控技术成果,防控效果显著,且符合绿色植保的发展理念,对瓜实蝇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建议项目组进一步凝练核心成果,集成熟化现有技术,加大推广示范力度,让好技术真正服务生产一线。周忠实表示,项目组将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凝练成果,优化联防联控技术体系,早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新闻链接: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4/27/content_33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