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大象新闻]  “绿色方案”破大豆病虫困局 中国农科院新技术助力单产跃升

文章来源:大象新闻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5-10-28

金秋十月,中原沃野硕果盈枝。10月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专家团主办的“大豆重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新品种观摩交流会”在河南新乡试验基地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直面大豆产业面临的重大病虫害防控瓶颈,集中展示了一系列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与集成示范成效,以科技之力为大豆单产提升注入强劲动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筑坚实技术屏障。

大豆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其稳产高产关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供给安全。会议紧扣大豆生产难题,通过现场观摩与室内研讨,全方位呈现了“科研攻关—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的完整链条。

在位于黄淮海核心产区的新乡基地,26日一早,与会专家实地观摩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田间实收测产数据令人振奋:通过“一包四喷”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应用,核心示范区亩产达263公斤,病虫草害综合防效超过85%,防控区较对照增产显著。其中,“阿泰灵-福莱菌肽”全程防控单项技术实现增产8%,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与推广前景。

活动现场,一系列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自主研发的绿色产品与技术方案成为焦点。包括阿泰灵、福莱菌肽、泽纳菌肽、链霉菌、木霉、放线菌、药种同播缓释剂、Bt可湿性粉剂G033A等,同时展出了“阿泰灵-福莱菌肽”全程防控、免耕直播与秸秆还田、土壤封闭除草、害虫性诱监测与无人机飞防、生物与化学农药“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彰显出绿色防控与智慧农业的深度融合。

室内座谈环节,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商大豆产业发展大计。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昶在致辞中指出,面对大豆产业重大病虫害防控瓶颈,植保所启动所级重大任务,围绕大豆重难点病虫草害,从发生规律研究到技术产品研发、体系集成示范展开系统攻关,以“需求导向、创新驱动”的理念,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 。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彭焕研究员、陈淑宁副研究员分别就大豆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黄淮海地区技术集成作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技术集成成效,一致认为,该技术体系集成度高、实效性强,在河南秋季大豆后期生长不利的天气条件下,仍取得高产,成功探索出大豆绿色增产的有效路径,建议下一步加大在黄淮海大豆主产区的示范推广力度,为保障国家油料供给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从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到田埂间的成果转化。这场观摩交流会不仅是一次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科研工作者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在气候变化与病虫害威胁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以科技赋能农业,既需仰望星空的前瞻布局,也需脚踩大地的扎实耕耘。未来,随着大豆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推广,将为我国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科技根基,为端牢中国饭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写下更坚实的注脚。

新闻链接:https://www.hntv.tv/news/0/1982690317594324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