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媒体聚焦

[农民日报]说说幺蛾子和迁飞昆虫的那些事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9-07-26
  

  在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学们通过昆虫体视镜来近距离观察、识别不同虫态的粘虫。

  草地贪夜蛾长什么样子?昆虫一般有几只脚?昆虫为什么要迁飞?研究植物保护的科学家不断抛出的问题,引起了小朋友的浓厚兴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公众科学开放日活动,让公众近距离了解幺蛾子和迁飞昆虫的那些事。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和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粮食作物害虫创新工程团队首席科学家王振营研究员为同学们作了《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什么昆虫》的讲座,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草地贪夜娥的识别鉴定、入侵传播途径、发生危害特点和影响国家粮食生产的严重性。王振营研究员将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生动地形容为“头顶八万,背驮四饼”,并让同学们参与草地贪夜蛾识别活动,得到了热烈响应。“特别能吃,特别能生,特别能飞,特别难防。”王振营研究员说出草地贪夜蛾为害的四大特征,学生们都会心一笑。不少同学认真听课并做笔记,甚至在活动赠发的记录本上绘出草地贪夜娥的形态特征。

  “蜘蛛是昆虫吗?蜈蚣是昆虫吗?”张蕾副研究员作了《迁飞昆虫那些事儿》的科普讲座,用生动的视频、有趣的动画、丰富的图片、现场互动提问和有奖竞答等将昆虫迁飞的科学知识融到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提问之中。同时,她还介绍了我国主要迁飞昆虫的迁飞特点和危害特性,让小同学们了解到研究迁飞害虫的必要性和意义。

  王振营和张蕾还通过带领同学们观看昆虫取食、羽化视频以及和昆虫近距离接触观察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了粘虫短暂而神奇的一生。听完生动有趣的科普报告之后,学生和家长们来到了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昆虫体视镜来近距离观察、识别不同虫态的粘虫。同学们一个个都认真听讲、动手操作显微镜、仔细观察并积极举手提问题。

  据介绍,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88年,对国内外全面开放,依托单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生物灾害,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个重点实验室面向世界前沿科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重点围绕植物病虫害基础生物学、暴发成灾机理以及防控基础问题,开展前沿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研究,培养造就植物保护高层次人才,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服务,并在国际相关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占居重要地位。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桂荣研究员说,作为国家公益性的科研机构,在这里工作的科学家不仅要钻研与探索高精尖的科学知识,还有义务将科普知识传递给大家。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青少年是人才的储备力量,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青少年必须从小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学习科学知识,才能具有在未知道路上勇敢探索的潜力和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从繁忙的课业学习中走进了国家顶尖实验室,体会科研的快乐,启迪科学的素养,在内心播下了科学的种子。植保所副所长沈银书表示,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针对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通过系列科普活动的开展,力争建成服务于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