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进展

植保所首次明确重要检疫对象李痘病毒在我国的发生分布动态

文章来源: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      作者:李世访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1-11-2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世访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植物病理学主流期刊Plant Disease上发表了我国李痘病毒 (plum pox virus, PPV) 研究的相关文章,明确了我国核果类果树PPV的发生分布情况,并鉴定出PPV中国分离物株系特征。

PP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是核果类果树上危险性最大的病毒之一,也是国际权威植物病毒学家所选出的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10大植物病毒之一。PPV自然寄主广泛,包括桃、李、梅、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可通过带毒繁殖材料和介体蚜虫进行扩散,至少已经扩散到33个国家。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相继于2011年和2016年报道了PPV,我国一直没有详细报道。果树一旦受到该病毒侵染,出现叶片扭曲褪绿、叶脉黄化、果实畸形等症状,还会造成提前落果,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目前,PPV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果类果树种植国家,同时又是桃、李、梅、杏的重要起源地。2005年,捷克科学家首次从来源于湖南的杏上检测出PPV,这是PPV的中国首报。本课题组首先调查了我国部分桃产区的PPV发生情况,并没有在桃上检测出PPV。利用血清学和RT-PCR方法,对采自北京、上海、南京、无锡、武汉、山西运城的疑似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多个梅、杏样品呈PPV阳性。分析发现,梅和杏上分离的PPV均属于D株系,是广泛发生的PPV株系之一。考虑到桃蚜、豆蚜和棉蚜等PPV的传毒介体均在我国核果类果树种植区广泛存在,我国桃产业乃至整个核果类果树产业均存在被PPV侵染的巨大潜在风险。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一方面加强植物检疫,另一方面控制传毒介体数量、及时销毁带毒苗木,推广使用脱毒苗,鼓励并加大扶持抗病毒品种培育。

该成果为我国核果类果树产业中PPV的诊断和科学防控奠定了基础,为李痘病爆发提供了预警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已毕业研究生周俊博士和在站博士后邢飞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世访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第一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的王红清教授参与了部分工作,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PPV在我国梅和杏上引起的病害症状

植保所首次明确重要检疫对象李痘病毒在我国的发生分布动态

论文链接:https://apsjournals.apsnet.org/doi/10.1094/PDIS-09-20-1936-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