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知识

专家:转基因在中国还没有产业化, 最大障碍是公众接受度不高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1-29

当我们享受着餐桌的营养和美味时,田间生长着的玉米可能正在遭受一种“幺蛾子”的威胁:它不仅吃叶子,还吃玉米穗,还会啃食其它农作物,它就是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之首。

如何防治草地贪夜蛾?从中央到地方农业部门都在积极监控,并通过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重手段对虫害进行全面防控。其中,农业专家指出,从综合效果来看,转基因作物,特别是转Bt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具有非常好的防治手段。

“转基因玉米大豆在几个地方田间种植一年来,整个效果非常震撼。”在近日举办的以“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全面推进种业振兴”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媒体转基因报道研修班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杰从杂草防除、抗虫性、农艺性状、真菌毒素残留及跟踪监测结果等入手,详细介绍了2021年转基因大豆玉米试点种植工作的进展。

张杰介绍转基因玉米大豆试点种植工作进展。

试点种植效果

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可达95%

转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

南都记者了解到,根据FAO监测,草地贪夜蛾这种起源于南美洲的害虫,近几年入侵非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造成严重危害,部分地区玉米减产20%-70%。2019年1月该害虫入侵我国云南,并逐渐散播到全国28个省市,不仅对玉米等农作物有很大的危害性,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也构成严重威胁。

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草地贪夜蛾和草害问题,2021年,农业农村部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产业化试点。

那么,目前试点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农业农村部的信息显示,转基因大豆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特性优良,增产增效和生态效果显著,配套的高产高效、绿色轻简化生产模式也逐步形成。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大豆玉米的产业化试种终于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

草地贪夜蛾2019年入侵我国,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包括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储备比较欠缺,这几年也在紧急应对。张杰说,“从综合效果来看,转基因作物,特别是转基因抗虫玉米是最好的应对手段。”

“在玉米的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完熟期等各个生长阶段,总体来看,转基因玉米在不喷洒杀虫剂的情况下,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最高可达95%,优于常规玉米喷施化学杀虫剂的防效,抗虫效果非常明显,转基因玉米的种植,减少了化学农药,也减少了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产量方面,转基因玉米可增产6.7%至10.7%,大幅减少防虫成本。转基因玉米由于害虫为害小而较少发霉,霉菌毒素含量低,品质好。”张杰特别提到黄曲霉毒素和伏马毒素,这些毒素不仅对人体危害大,常规玉米感染后,拿去做饲料也不行,对家畜同样危害极大。。

此外,杂草也是当今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大问题,杂草危害更是大豆生产的首要制约因素,导致大豆减产10%以上。而且常规除草剂用药次数多,残留期长,影响后茬作物生长,容易造成轮作障碍。张杰对比指出,在大豆的苗期、封垄期、成熟期等各个阶段,转基因大豆仅需施用1次除草剂,除草效果在95%以上,明显优于常规大豆喷施除草剂的效果;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

“一个技术达到90%以上是非常成功的技术,能挽回损失、增产并提高产品品质”。张杰指出,平均增产10%,效果非常好,“选育一个品种可增产10%就是好品种。”张杰说,“我们作为植保的人看到这样的品种特别欣慰。如果管理得好,真正能够以大规模的推广普通产品的农事操作来管理,这个效果更能够体现出来。”

转基因玉米抗虫效果显著。

转基因大豆试点种植效果。

为何要发展转基因

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需从科技上求突破做增量

张杰等多位农业专家提到的转基因作物、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试点等关键词背后,关乎的是整个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供给充足,2021年粮食产量取得“十八连丰”。然而另一方面,粮食进口量也创下历史新高。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数量1.6亿吨,同比增长18.1%,进口金额7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9.2%。其中,大豆累计进口数量9,652万吨,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超过1亿吨。而2021年玉米进口量较2020年增长近两倍,达到2835万吨,创下纪录新高。

既然我国粮食丰产,那为何还需要大量进口?粮食需求还在增大?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来精加工成高端食品;另一方面是肉蛋奶消费的增加,相应的饲养动物需要的粮食进口量持续上涨,尤其是大豆、食用油和玉米进口规模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

“2019年,大豆对外依存度就达到83%,牛奶31%,食糖23%,牛肉20%......全国范围内的对外依存度,每一个百分点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春明在当天的报告中指出,我国进口农产品的依赖,有三大痛点,即绝对量过高;进口国单一,约73%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进口作物集中,主要是大豆、油菜、玉米。其中,进口大豆主要是用来榨油和饲料。豆粕是优质饲料蛋白,养猪、养鸡、养牛和养鱼等都依赖于高蛋白饲料供给。

叠加新冠疫情和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粮食农资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一些传统粮食出口国家也收紧了“粮袋子”,稳粮保供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从现状来看,国内增加种植面积的潜力已经十分有限,补上产需求缺口,只能在增量上做文章,在科技上求突破。”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处处长刘培磊表示。

“养活更多人需要现代农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刘耀光指出,现有的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此外还需要利用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努力培育更高产的作物品种。

生物育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玉米、大豆等作物成本、价格、品质等方面的竞争力。发展生物育种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当今世界种业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核心是生物育种技术的竞争。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生物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格局,“一个基因一个产业”已经成为现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刘耀光作报告。

专家呼吁

消除刻意将转基因“妖魔化”的谣言制作和传播市场

一直以来,科技是我国粮食单产提高的重要手段。“1949年以来我国主粮作物亩产和总产量增加了4到5倍,三大主粮作物全国平均单产从建国时的100公斤左右到如今的400多公斤,靠的是什么?”刘春明分析,是科技渗入到农业诸多领域,如化肥、农药、农机和育种技术。这些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农作物的高产高效,例如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育种制种技术就是典型范例。

“种业创新的基础是遗传变异。”刘春明表示,育种整体来说就是对基因进行遗传改造,传统方法是几千年来通过自然变异和人工选择,近100多年遗传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种间杂交或近缘种杂交选育优质多抗的农作物新品种。此外,还有通过诱变和基因编辑技术创造新的种质资源,通过分子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快速整合大量重要农艺性状。其中,转基因主要是用在传统杂交育种导入的性状,“这是一个重要的生物育种手段或者辅助手段。”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刘春明感慨,没有做过育种的人,很难想象到育种家所面对的性状有多复杂。作物遗传改良目标多,社会要求也在变化。例如,在抵御自然威胁方面,温度(耐高温、抗冷害),光(耐强光、耐阴),水(抗干旱、耐涝灾、耐高湿),风暴(不倒伏),杂草,病害(抗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等),虫害(玉米螟、棉铃虫、二化螟、草地贪夜蛾);而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要提供营养和能量,产量高,好吃,好看,好种,好收,耐储藏等。“这些都是育种家在培育新品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刘春明表示,大多数遗传性状可以从自然的种质资源中获取,但少数的比如说抗干旱、抗寒冷、抗杂草、抗虫、抗霉变等问题,传统再叫育种方法很难解决,转基因技术为这一类性状的改良提供的机会。例如在上述产业化试点中,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和转基因大豆除草效果得到了验证。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谢传晓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从长远角度来看,除了某些特定领域,基因编辑技术都有望替代转基因技术,“目前从抗虫方面来看,转基因还不可替代。”

目前,农业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育种的重要方面,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影响最大的现代生物技术。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种植面积已达28.6亿亩,将农作物平均单产提高了21.6%。美国通过高产品种培育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玉米、大豆平均单产比我国高40%左右。可以说,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转基因技术是非常高效的一种农作物改良技术,转基因作物在进行商业化生产之前要通过严格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性测试评价。刘耀光指出,我国在转基因技术育种研发上做了很大投入,但在推广和商业应用上是比较谨慎的。目前种植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和木瓜。其中,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10%提升到目前99%以上。

“转基因在中国还没有产业化,其最大的障碍是公众接受度不高,因此此前政策尚未放开。”包括谢传晓在内的专家呼吁提高公众对转基因的认知。刘耀光表示,世界上本就没有所谓的“纯天然食品”,大部分农作物是从野生植物种类驯化和人工选育发展而来,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基因变异和基因的转移。现代生物技术的转基因技术都是在这些自然发生的转基因事件和现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尽管从科学和技术原理看,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都是明确和可控的,但作为一项科学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公众的了解和认识还需要过程。”刘培磊呼吁,消除社会上对转基因技术的疑虑,消除那些刻意将转基因“妖魔化”、误导公众的谣言信息制作和传播的市场。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i7055190980340744734/?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3&timestamp=1642929150&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2012317123001013303023122EAADC3&share_token=6de4175c-8cc6-40a8-b9cf-b0ea8cf7baff&group_id=7055190980340744734&wid=16434381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