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葡萄病虫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葡萄有害生物防控创新任务、鲁东大学园艺学院园艺系、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胶东综合试验站共同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烟台市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东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陈万权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海波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陈捷胤研究员以及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葡萄产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各产区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等30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传临研究员主持。
本次会议聚焦“病虫害绿色防控”“逆境管理下的优质生产”及“新品种栽培关键技术”三大核心议题,旨在满足新时代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需求,充分发挥植物保护的技术支撑作用,持续推动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吴孔明院士以《我国植物生物安全的重大挑战与应对策略》为题,系统阐述了我国植物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强调构建国家植物生物安全科技力量的重要性,为农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战略指导。陈万权研究员、王海波研究员、王忠跃研究员、王利军研究员以及孙磊研究员分别从“植保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葡萄产业‘十五五’新质生产力构建”“植物免疫学研究进展及葡萄上应用前景分析”“高温对葡萄的影响、作用机制及防御策略”“北京林果所新品种区试和种植经验及栽培技术介绍” 等方面作了大会特约报告。此外,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围绕病虫害防控、土壤逆境改良、良种选育及设施栽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搭建了高效的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既梳理了当前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也为后续产业升级指明方向,对于推动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促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孔明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