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新工程» 实施动态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章来源:办公室      作者:Admin   点击数: 次      发布时间:2016-01-18

2016年1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三周年媒体见面会”,周雪平所长以“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为题作了发言。

在2013~2015年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期间,植保所深化机制改革,壮大人才团队,夯实创新平台,拓展国际合作,培育重大成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院所评估中,连续三年位居人均实力第一。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引进培养并举,打造人才高地。

创新“高端引领、需求导向、以用为本”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在引进人才方面,采取全球招聘和实行协议工资制强化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全球招聘引进周雪平担任所长,这也是中国农科院历史上的创举;通过院“青年英才计划”,引进高端及青年科技人才14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周雪平引进当年即获我国植物保护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带动效果;周焕斌引进后迅速建立了水稻基因编辑科研平台,率先占领了国内学科制高点。在培养人才方面,率先实施了《科技创新工程推进计划》。该计划由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青年科技人才提升计划、优秀青年人才跨越计划和重大成果培育计划等五部分组成,惠及全所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技人才,有4人获优秀青年创新基金、6人获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45人获青年科技人才提升计划、10人获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的资助。有效地避免了“招来女婿、气跑儿子”现象的发生。

通过人才引进培养,研究所高端人才数量激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由1人增为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由1人增为3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科研团队由3人增为7人(占全国植物保护学科的三分之一),显著提升了科技团队的整体实力。

二是学科产业并重,完善创新平台。

植保所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稳定支持学科均衡发展,着力完善学科建设和平台建设。3年来,持续推进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野外观测试验基地建设,为科技创新“顶天立地”提供了保障。

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有序开展,确定了国内相关学科的领军地位。

针对我国农业现状,科学选址布局,建成了河北廊坊、内蒙古锡林浩特、广西桂林、吉林公主岭、甘肃天水、河南新乡、山东长岛、新疆库尔勒等建成8个野外观测试验基地(台站)。如山东长岛站位于环渤海湾中心区域海岛,地域优势得天独厚,为昆虫雷达监测预警、天敌伴迁行为研究等提供了先进的研究平台,目前已积累了大量昆虫跨海迁飞数据,填补了国际空白。

三是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

科技创新工程有效推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显著提升了我所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我所已与国际一流的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英国洛桑研究所、先正达公司等签署15个科技合作协议/备忘录。3年来,接待外宾187个团组467人次,其中部长级代表团6个、校长级代表团12个。此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牵头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双多边协议》,共有国内外32家科研机构、大学以及非盈利性国际组织参与该协议。

四是服务重大需求,培育重大成果。

植保所始终围绕国家保障粮食生产、促进结构调整、转变植保方式等重大需求,坚持科技创新有的放矢,投身主战场。在“调结构”战略中,针对棉花产业西进新疆的重大调整,毅然决定将棉花病害虫研究重心由积淀深厚的华北转向几近空白的新疆,研究人员从此奔赴新疆、常年扎根边疆,在广袤的棉田中开展科学研究,并加强与新疆农科院、农垦科学院等单位协同科研创新。在“粮食绿色增产”战略中,针对土传病虫害危害加剧,组建“土壤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创新团队,研发并应用土壤消毒技术,2015年举办“全国土传病害防控技术现场观摩”引发轰动效应。在“转方式”战略中,响应国家“农药零增长”行动,研发蛋白质农药“阿泰灵”,在水稻、油菜、玉米等多种作物生产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抗病增产效果。

创新工程试点期间,坚持原始创新、基础和应用研究并重,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41项,发表SCI论文617篇,其中院选顶尖SCI核心期刊或相应级别论文9篇;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植保所之所以能连续三年取得人均实力第一的成绩,得益于创新工程带来的活力。今后将继续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努力实现在中国农科院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的目标。